丹山赤水景区位于余姚市大岚镇柿林村,距余姚市区45公里。景区面积6.05平方公里,是余姚市第一个风景名胜区。风景区地处四明山腹地,气候宜人,是一处以峡谷景观为依托,以道教文化、浙东古山村风情为文化内涵,以绝壁、奇岩、古桥、流溪、飞瀑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,道家尊之为第九洞天。
景区由丹山赤水、鹰岩洞天、狮王悟道、淡瀑飞水、八卦仙台、仙人指路、秋水长滩、四明道观为代表的“丹山八景”和三十多处其它景点组成。区内群峰斗妍,古树参天、竹木蔽日、溪水潺潺,是人们享受自然山水风光、沐浴历史文化、品味山乡风情、休闲娱乐度假的极佳生态旅游地。
传说东汉年间,上虞令刘纲、樊云翘夫妇慕此高峰轶云、边岫蔽日,更有四明二百八十峰含青育翠,风光奇丽,故在此隐居修道,数十年后道成。有一日,刘樊夫妇顺着一棵大皂夹树缘木升天,从此丹山赤水成为道教名士隐居修身之胜地,被尊为中国道教之第九洞天。宋徽宗御书“丹山赤水洞天”相赐。著名思想家黄宗羲等历代浙东名人贤士俱到此揽胜抒怀,留下许多优美的诗章。咏丹山(明.高彝):丹山赤水神仙宅,布袜青鞋作胜游。百尺飞泉银汉雪,一声唳鹤洞天秋。
元朝末年(公元1350年左右),周文王的第四十五代传人沈太隆因不喜繁华,有避尘绝世之致,一路寻访胜迹,来到丹山赤水,驻足口占一绝:洞天福地甚奇哉,不染人间半点埃;相土择宜居此乐,岭头唯有白云来。
遂携妻儿筑室于山麓,成今日柿林村之滥觞,距今已有650余年。古老的村落居住着北宋著名的科学家、政治家沈括的后裔,古村近千人口全都姓沈。誉为一个村、一口井、一个姓。古村完整地保存了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,整个村落房屋大多建成三合院的形制。
院落和院落之间依靠狭长的巷弄相连,这样,一条条曲折幽深的巷弄把整个古村衬托得愈发古朴悠然。古村内外散落着成群的千年古树,一口与村落同时诞生的古井有着种种令人不解的神奇,使古村愈加显得有些神秘。
柿林人至今仍传承着“耕读传家”的祖训,名人仕子代代迭出而享誉一方。作为丹山赤水风景区的一个组成部分,柿林古村以特色鲜明的浙东传统山乡古村的风貌喜迎着八方游客。

【第1幅】

【第2幅】

【第3幅】

【第4幅】

【第5幅】

【第6幅】

【第7幅】

【第8幅】

【第9幅】

【第10幅】

【第11幅】

【第12幅】

【第13幅】

【第14幅】

【第15幅】

【第16幅】

【第17幅】

【第18幅】

【第19幅】

【第20幅】

【第21幅】

【第22幅】

【第23幅】

【第24幅】

【第25幅】

【第26幅】

【第27幅】

【第28幅】

【第29幅】

【第30幅】

【第31幅】

【第32幅】

【第33幅】

【第34幅】

【第35幅】

【第36幅】

【第37幅】

【第38幅】

【第39幅】

【第40幅】

【第41幅】

【第42幅】

【第43幅】

【第44幅】

【第45幅】

【第46幅】

【第47幅】
发表评论
发表评论: